English

虎门炮台上的“节兵义坟”

1998-07-05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盛长峰

1841年1月7日,2000多名英军袭击虎门沙角炮台,守将陈连升率守军600余人奋力还击,但由于投降派琦善拒发援兵,守军全部牺牲,大部分尸体被残暴的英军焚毁,其中75具四肢不全的遗体被当地群众偷出掩埋。

1958年,海军某部官兵在修建码头开山挖土时,发现了骸骨和一尊阴刻“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吉旦,节兵义坟,节兵共七十五位合葬”等字样的墓碑。发人深思的是这尊寥寥数字的碑面上,竟有两个错字,即繁体“节”(節)字的单反耳旁被错刻成双反耳旁,繁体“义”((義)下半部的“我”字——编者注)少了一点。郭沫若认为,这两个错字并非刻碑人文化浅薄,而是群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故意错刻,“节”双反耳寓意满清皇帝两只耳朵不听“逆耳忠言”,专信奸臣谗言,出卖国家和民族气节,为“错节”(无节);“义”字少刻一点,寓意投降派听任英军杀我百姓,夺我国土,贪生怕死,不增援兵,为“错义”(无义)。两个字寓意满清政府“无节无义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